Page 435 - 답문류편
P. 435

行之先後,  則先知而後行者,  是就一事之知行而言也。  如知溫凊,
                 方能溫凊,  知奉養,  方能奉養是也。  萬事是一事之積,  故言知行,

                 皆先知而後行,  知行並進,  是就用工處而言也,  若待知盡方行,  則

                 終無力行時節。 且持身應物, 頃刻之所不能無, 安能徒守兀然不用
                 之知覺而謂之學乎? 故知行之工, 可交修並進而不可闕一。 以致知

                 對力行, 致知固爲知上工夫, ‘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 則行已在其中
                 矣。  知其知之當致,  而實致其知,  則致知反爲行矣。  故知行之工,

                 又周流圓轉而無所滯, 此車輪鳥翼之說也。 行先而知後者,  是就工

                 夫接續處而言也。 方其未行, 知之雖明, 不如身親履歷者看得益親
                 切, 故孔子之知命不惑耳順, 在於三十而立之後。 就其近者而言之,

                 則朱子所謂‘能居敬則竆理工夫日益密’是也。  知譬則目也,  行譬則
                 足也。 人之行步, 謂之目到而足隨之亦得, 謂之足目俱到亦得, 謂之

                 足到而所見益明亦得,  各隨所言之境界而意思自別。  明乎此則先後

                 之言, 各有攸當, 而兩般一般之論, 已成贅矣。 今以精粗始終一滾說
                 去,  而終之以兩工夫一工夫,  有先後無先後之論,  又曰‘必欲兩之則

                 有二心之病,  必欲一之則有混淪之蔽。’  不亦茫蕩泮渙而靡所適從
                 乎?  且兩之則有二心之病者,  恐其心體妙用有失照管。 以目視以足

                 行, 不可將足目喚做一物, 然而主宰乎足目者心也。 心則一而已, 故

                 目視足行,  相湊合而無痕,  尙何二心之病乎?  是故知行者事也,  地
                 頭各異, 主宰者心也, 妙用無礙。 學者之於工夫, 不厭各致其精, 而

                 所謂一心者固自若矣。 此又先後兩般之論, 所以不能渙然於心者也。



                 또 살펴보니 주자의 ‘거륜조익(車輪鳥翼)’이라는 말도 바로 지행을 위

                 하여 나왔습니다. 그 본어(本語)에서 대개 말하기를 “함양(涵養)은



                                                                           435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